9月27日、28日西安出行将迎来节前最高峰 西安交警采取7项硬措施保交通
9月27日、28日,西安将迎来节前车流最高峰,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西安交警将采取7项硬措施,如开辟临时停车场、提倡绿色出行开通地铁站公交专线、三级联动强化智能调控等。
2023年中秋节与“十一”国庆节假期重叠,自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计8天,西安市暂停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高速公路实行免费通行。西安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约6倍,再次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
西安市旅游热点景区多而分散,各大商圈促销活动密集,沿山近郊游、宿营活动火热,将使全市各主次干道、高速公路、沿山道路流量持续走高,交通保障工作呈现出“覆盖范围广、热点区域多、持续时间久、分流疏解难”的整体特点。
为全力做好全市中秋节与“十一”国庆节双节期间的交通保障工作,西安公安交警将采取七项硬措施,全力确保假期全市大流量情况下,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各大景区平稳有序。
9月27日、28日将迎来节前最高峰 热门景点周边将开设临时停车场
中秋节前及假日期间,市民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购物聚餐出行需求集中。西安交警预计9月27日、28日将迎来节前最高峰,环城路、二环路、东西快速干道、太白路、曲江大道、朱宏路、长安路、长缨西路、咸宁西路等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及各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将面临巨大通行压力。
假期首日9月29日是中秋节,旅游探亲出行需求将集中释放,西安辖区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历史最高值。西安辖区高速出行高峰时段预计为:9月28日17:00-20:00,9月29日、30日10:00-12:00。返城高峰时段:10月5日、6日下午16:00-21:00。
对此,西安公安交警自即日起已经启动最高等级勤务,在节前9月27日、28日每日出动警力不少于4000人次,特别是在晚高峰期间,将在主城区街面安排不少于1900名警力全力开展疏导保障工作。在节日期间,也将坚持每日出动警力不少于3200人次,全力做好市民、游客出行保障工作,同时发布《国庆假期“绿色、安全、文明”出行倡议书》,倡议广大市民优先选择绿色出行、公交出行,最大限度释放道路资源,缓解道路通行压力,并密切关注实时路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
紧密结合西安市98处A级景区,小寨、大悦城、熙地港等热点商圈,环山沿线峪口、农家乐、露营地聚集区及“一场两站”、高速公路假期交通流量特点,主动加强与景区及职能部门联系对接,严格落实“一点一策”要求,科学设立交通管控防线,强化分级调度响应。
在重点景区、热点商圈周边闲置空间开辟临时停车场或封闭部分支路作为临时停车区,并协调区县政府、企事业单位节日期间对外开放泊位,增加停车供给;强化服务引导,实时发布热门景区周边交通路况、管控措施和停车资源信息,为游客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引导服务。
启动三级联动、强化智能调控 违法整治宽严相济
紧密结合全市交通管理实际,细化制定了支队、大队、中队三级指挥调度工作方案,确保警令畅通、及时高效;依托智能交管平台,加强路况全时段、全路段实时感知,遇大流量、突发事件及重大事故,分秒响应,统筹调度,迅速实现“近端处置,中端引导,远端分流”,严防发生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状况发生;坚持恶劣天气应对专班化运行,第一时间掌握预报预警,积极协调气象、应急部门联动处置,并根据警情变化及时调整应急指令等级,落实四级勤务响应机制,确保恶劣天气处置工作快速、有序、高效。
强化智能调控,针对曲江、小寨、南门等13个重点区域编制“弱、中、强”三级信号灯控制干预和区域调控“缓进快出”方案,特别针对曲江核心景区周边75处信号灯设计制定98套智能信控预案,最大限度提升区域通行效率;突出智能引流,深化与地图导航“秒级实时诱导”智慧安全红绿灯应用,并建立拥堵远端分流引导机制,配合路况信息媒体矩阵推送,最大限度提升拥堵疏解效率;加强区域联动,突出“回坊-钟鼓楼-易俗街区-南门”、“小寨-陕历博-不夜城”等区域联勤,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国省干道联动,协同缓解重要节点通行压力。
双节期间,对于现场发现的外地游客因路况不熟等原因首次发生的“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违反禁令标志、违反临时停车规定、违反机动车尾号限行规定、在禁止区鸣笛、货车违反禁行规定”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未影响道路通行且未造成交通事故的,西安公安交警将继续采取教育警告纠正为主的“首违免罚”措施进行柔性处理;为了全力保障大家大家平安、有序出行,西安公安交警将全天候24小时严查酒驾醉驾、无证驾驶、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飙车炸街等易肇事肇祸违法及乱停乱放、摩的营运等交通乱象,并将坚持每晚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夜间道路交通安全管控。
曲江景区将开放5316个单位泊位 开设6条地铁站公交接驳线路
此外,西安交警还将采取综合施策,全力保障曲江核心景区及西安市辖区周边高速等重点区域道路安全畅通。
围绕大唐不夜城向外辐射设置三道管控防线,适时启动对应等级响应开展弹性管控,并采取“区域单行、加强接驳、近端管控、远端分流”相结合措施,进一步提高区域集散分流效率;强化停车引导。通过深挖潜能,协调市委党校、广电大剧院、植物园等10家单位开放泊位5316个,设置大客车临时停放点4处增加大客车车位210个;建立接驳微循环体系。对接市交通局、公交总公司及曲江管委会,增加100辆应急接驳保障公交车,设置地铁站公交接驳线路6条、景区微循环线路1条及巡游出租车落客接驳站点4处,并全力做好各线路、站点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切实提高景区游客集散能力。
华商报记者 田睿 实习生 夏榕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