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农行刷脸取款“黑科技” 智能化银行离我们还远吗
(浙江在线记者 石潇俊 摄像 张清直)当风暴来临,那些能感知周围环境变化的人,往往也是最先主动求变的人。在智能化潮流席卷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来转型提效,成为了银行必须考虑的重点。
这几天,农业银行的“人脸识别”彻底火了。无需插卡、无需验证身份证,只要输入交易密码和身份证号码,再给ATM机的摄像头送上一个简单的微笑,就能轻松取款。曾经只有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如今已真实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人脸识别”技术在国内讨论多年,但付诸实施的却少之又少。农业银行推出的“刷脸取款”服务,第一次开启了这项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大门,也让人们看到一个智能化银行的雏形。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直属江锦支行
体验:二十秒完成“刷脸取款”
“请站到ATM机前,再根据语音提示按流程操作。”9月14日上午,在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直属江锦支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亲身体验了这款被称为“黑科技”的“刷脸取款”。
首先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等候摄像头扫描人脸。一秒钟以后,ATM机随即自动跳出了记者名下的银行卡供选择。紧接着,记者根据语音提示先后输入交易密码和取现金额,短短不到二十秒的时间,便拿到了ATM机吐出的现金。
通过体验可以直观发现,相比传统的插卡取现,“刷脸取款”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省却了用户随身带卡的不便,实现了随时在ATM机上进行无介质操作的可能。
“一些客户匆忙出门办事或购物时忘记带卡,看着ATM就在附近却不能取款,这个时候我们就引导客户进行刷脸取款的操作。”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目前客户对这项服务的了解程度不高,但普遍都乐于接受,也有客户专程跑来就为了体验一下“刷脸取款”。”
作为农业银行在取款业务上的一次创新性尝试,为降低交易的风险,目前ATM刷脸取款系统限定用户每日取款累计不能超过3000元。
另外,农业银行“超级柜台”的全面上线,同样依托人脸识别技术,打通客户真实身份鉴别这一环节,实现大部分个人客户非现金业务的快速处理。如办理借记卡,在“超级柜台”上操作,时间从原来的十五分钟降至三分钟,大大减少了客户等候的时间。
农业银行“刷脸取款”ATM取款机
风控:不是简单刷个脸就能取款
国有银行在应用新技术方面向来谨慎,此次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率先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也创下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多个“第一”——全省第一个应用“刷脸取款”的国有银行,全国农行第一家应用“刷脸取款”的省级分行。
生物识别技术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但对于“刷脸取款”,依旧有不少持卡人心存疑惑:其安全性有保障吗?
对此,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网点发展部资深专员蔡劲骅表示,“刷脸取款”只是将插卡验证的过程以人脸识别来替代,在提高客户体验的同时,操作的安全程度并没有降低。
从目前农业银行已推广刷脸取款来看,主要通过“刷脸+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支付密码”三道步骤来保证客户的身份信息识别和交易的安全性。换言之,刷脸取款不是扫描面部就能取款,更不是想取就取,而需要客户输入身份证或手机号和交易密码进行身份认证和交易确认。
刷脸取款的核心是人脸生物识别技术,为了防止有人恶意用照片、面具、假人甚至是视频伪造真人,农业银行“刷脸取款”采用了先进的“双目活体检测”技术,即通过两个摄像头广泛抓取面部点位,进行特征值比对,可以避免照片和假人的干扰。
“这个过程首先依托客户账户真实性,再通过设备端现场抓取到的客户人脸图像,和公安身份登记库里的照片进行实时比对,如果比对失败,则马上拒绝交易。”蔡劲骅表示,系统运行至今,尚未出现双胞胎识别错误等情况,技术运行的稳定性有充分保障。
依靠人脸识别技术,过滤人工处理的差异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刷脸取款’从技术层面确保了取款人和持卡人的一致性,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蔡劲骅说。
展望:科技勾勒未来智能化银行的雏形
随着人脸识别系统、大堂机器人、智慧扫描等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投放,越来越多的线下网点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金融机构正在用全新的、更活泼的方式带给我们更好的用户体验。
“刷脸取款”的成功意味着人们离“无卡社会”更近了一步。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银行中第一家推出刷脸取款的银行,除农行外,业内还有招商银行、兰州银行都推出了类似功能。
而在其他领域,“刷脸”也日渐成为一股风潮。8月25日,武汉火车站全面宣布实现“刷脸进站”;9月1日,支付宝打响第一**,宣布商用刷脸支付;9月6日,汇丰银行宣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9月7日,京东苏宁开启刷脸支付……
一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也在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后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如今,我们可以在招行银行的VTM机上尝鲜体验一把“可视柜台”的方便快捷;也可以在建设银行的营业部里邂逅机器人大堂经理的主动搭讪,更有机会在交通银行“最萌大堂经理”——“娇娇”的热情接待下听讲金融知识。
而此次首次尝鲜“刷脸取款”的农业银行,也在通过智能化的建设将原本设想当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据蔡劲骅介绍,下一步,农业银行将着力开发和完善语音识别技术,掌银、无卡预约取现,积极建设自主营销平台,增加自主设备对客户的吸引力,在现金业务减少的大环境下开拓渠道业务。
“未来的银行应该是这样:当你走进银行营业厅时,专属客户经理早已等候到来,并已准备好了多种可能的投资方案供参考。”蔡劲骅表示,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从客户迈入营业厅开始,未来的银行网点将能够通过智能系统提前识别客户,并通过大数据系统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个性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