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运营_产品推广 产品思维|项目产品化如何助力企业实现业务增长
产品的目标根本是为了什么
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产品。因此,企业做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有其目的在里面的,所以我们今天来讨论下如何实现项目产品化。
产品与项目
首先,先谈下项目和产品的区别。学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项目是一个有着明确时间阶段的时序活动组合。一般分为项目启动、组织准备、项目执行和项目结束过程。项目的模型有很多种,视不同公司业务经营模式而不同,典型的有预测型、迭代型、增量型、适应型(敏捷)。
项目的特点是在一段时间内达成预定的目标。而产品更聚焦在一个新事物创造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它从产生到消亡的全周期过程。IT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一般分为概念构思、制定计划、开发实施、验证测试、发布上线和运维阶段。它与项目是有交集的,比如项目历时一年,可能在发布上线后并交付客户后就结束了,后面的运营和运维是其他的项目范畴,可能三年五载。但是,只要产品没有下线,仍处于使用状态,它就是“活的”。因此,一般来讲产品的生命周期要长于项目生命周期。
实施过程
产品思维即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产品即用户。从发掘用户的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满足甚至超越用户需要,从而卖出商品实现商业目标的逻辑。
产品思维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产品概念的了解,停留在产品表面上,要真正的体验从0-1去体验产品开发的整个全流程,才能更好的运用产品思维,从用户视角出发,到设计开发、运营推广、项目交付、产品迭代,将培训项目包装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聚焦业务痛点,从而激发参训对象重视,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落地,实现培训效果和价值。
什么是“以产品为导向” 的增长模式?
这个概念成型于2016年,当然,不是说2016年才有了“产品为导向的增长”模式,而是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2016年才由惠普负责的布莱克·巴特利特提出。产品为导向的增长模式(PLG:-LED )是一种以最终用户为中心的入市战略,它依赖于产品本身作为获取客户、转化和扩张的主要驱动力,这个和NPDP国际认证的思路是一致的,尤其在目前数字化转型的时代,针对于企业来说,项目产品化也是制胜和盈利的关键!
“以产品为导向”的项目产品化增长模式战略 有哪些特点
综合各行业情况,项目产品化共性的特点一定包含以下维度:
1)产品自驱
好的产品是会自我销售的。在以往的增长模式中,产品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营销和销售团队的努力,产品部门和产品经理往往扮演配合的角色。
这样就会出现一种风险,就是营销和销售团队讲给客户的故事很多时候并不是产品部门想讲的故事,结果就是客户最终获得的产品价值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们真正期望,结果就是缺乏足够的产品(解决方案)/市场适配(其它两个是“问题/产品(解决方案)适配”;市场/商业模式适配)。
是以产品部门为主导力量,从价值的识别,确定,设计直到交付,产品部门全面控制,确保要交付的价值始终处于客户期望的状态。因此,也需要产品经理和产品部门的人员要懂产品运营,从单一的“生孩子”的角色,转换到“养孩子”角色中,贯穿产品的整体生命周期,为产品赋能!
因此,产品经理不仅需要了解产品开发的能力,还需要掌握产品营销/运+生命周期管理的内容,不仅让产品经理从单一客户能力走向市场,还需要给到单一的产品经理有套完整的产品营销的思路,更好的帮助产品工作人员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全链路的产品经理。
2)产品组合管理
按照以往的价值管理流程,大致分为识别,确定,设计,生产,交付,但是这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价值的识别数量和质量与时间成正比,我们是否能够忍受较高的成本,第二,价值的变化和个性化很多时候快于我们的速度。
在产品和市场需求变更加速的时代,如何高效的做正确的产品组合管理,一般需要从五个流程来走:
这5大步骤不仅可以帮助产品经理快速构建产品规划体系,同时结合产品多层的需求管理,破解“需求多头,定制化多”的难题,从而减低项目的成本,更好的助力企业的业务增长,同时为推动产品产品化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