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天天都在用微信,8大套路你要了解→
假客服诱导进入“活动群”
王小姐说,她原本就对蟹卡将信将疑,看到这里,立刻选择举报:“这套路和之前的赠送水杯、手机架、纸巾后,骗人入群刷单一模一样。”
梳理“大闸蟹提货卡”的“提取”和“入群”信息不难发现,这确实是刷单骗局的升级版。
就刷单骗局本身而言,其核心不外乎利用“高薪”“躺赚”等字眼,诱导受害人因小失大:起先,诈骗分子要求受害人在社交群中完成“兼职刷单”任务,并以小额返利获取受害人信任;之后,诈骗分子会制造“投入越大、返利越高”的假象,诱导受害人前往不法网站或App完成“大任务”,此时就需要大额充值了;受害人充值后,不仅拿不到返利,而且连本金也会被全部骗走。
这些年,随着各方打击加上公众警惕心提高,刷单骗局屡屡“升级”,目前的大闸蟹提货卡堪称3.0版——
在1.0版本中,不法分子往往打着“轻松兼职”等旗号,通过短视频、论坛、圈群等途径发布虚假的兼职信息,物色目标人群。
当虚假兼职信息被识破后,不法分子开始用“天下掉馅饼”为诱饵,将骗局升级至2.0版本。他们通过黑灰产业,获取公众的地址等个人信息,送出手机架、纸巾、茶杯等“三无”产品,打着“回馈赠礼”的旗号,骗取信任。未能识别这些诱饵的潜在受害人会被诱导到“活动群”及诈骗专用App、网站上。
眼下,这一骗局“进化”到了3.0版本:由于公众不再相信不明来历的“小礼物”,“小礼物”变成了应季产品,包括月饼、大闸蟹等,并捏造了知名平台等赠送者信息。
与1.0版和2.0版的骗局相比,3.0版的骗局迷惑性更强。不少市民表示:“朋友间会互相送礼,差点就信了”“一直网购,看到答谢信,还以为是真的”“很担心家里老人搞不清情况,以为是小辈送的礼物”……正因为此,上海辟谣平台的部分粉丝表示,希望尽早澄清,提醒亲朋好友提高警惕。
目前除了声称来自天猫的大闸蟹提货卡外,外省市消费者也收到了声称来自京东等其他电商平台的提货卡,均美曰其名“答谢客户”,不过,相关平台客服人员全部明确表示,平台没有举行以上活动,所谓赠礼都是假的。
有网友收到了声称来自京东的提货卡,经核查,也是假的
此前已多次报道
收到陌生的快递要警惕
↓
有的快递里是手机架
有的是蟹卡
……
然而,一旦你扫了相关二维码
就可能落入骗子的陷阱
最近,类似骗局又有了新的形式↓不少市民表示:
打开包裹后发现是抽奖券刮开后竟然中大奖了
女子惊了:我的全名和电话号码都有↓
近日,不少市民收到了这样的快递,其中夹着一张商家周年回馈抽奖卡和一封某品牌公司的致谢信,称为回馈客户举办“一起撕好礼”刮奖活动。
10月6日15时45分许,金山区新农派出所接辖区居民许女士报警称,其收到不明快递,可能遭遇了诈骗。接报后,民警张超立即赶到现场。经查看,许女士收到的快递包裹上印有她的全名与电话号码,包裹里是一包湿巾和一封邀请函。打开邀请函,里面是一份某知名企业总裁邀请参加“抽奖活动”的邀请信和一份“商家周年回馈邀你一起撕豪礼”的抽奖券。
邀请函上,显示其号码是“N0.”。打开开奖区,该彩券中奖了20元红包及一台品牌空调,同城骑手会在30分钟内送达百元生活用品。
经了解,许女士近期并未在网上购物,当收到快递后就感觉事有蹊跷。许女士平时网购不会使用全名,若是亲戚朋友给其寄送快递,也会事先跟许女士联系。通过查询快递信息,许女士发现这个快递从浙江发出,尝试与寄件人联系,却始终无法打通。
民警尝试扫描抽奖券的二维码,发现跳出的页面是一个钓鱼网站。民警随即研判这是一起诈骗,并对许女士的反诈意识表示肯定,且向其介绍了相关诈骗的惯用套路。经民警宣教,许女士果断表示不会参与该活动且今后将提高对此类骗术的反诈意识。
市民郭先生也收到了
和许女士类似的快递
然而,他却不小心中招了
↓
国庆期间,市民郭先生也收到了和许女士类似的快递,撕开卡片后发现自己中奖了,按要求扫码后,出现了一个客服聊天窗口,郭先生按客服指引下载了一个名为“因赛集团”的App,并按照客服要求开始刷单,一开始其成功收到了返利,可当他加大投入后想要再次提现时,却被客服告知由于任务未完成需要继续充值。
正当郭先生筹措资金准备追加投资之际,廊下派出所民警上门对其开展反诈劝阻,明确告知郭先生这是一起典型的刷单返利类诈骗,其下载的软件也属于涉诈软件。郭先生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果断删除了手机上的涉诈软件,及时止损。
套路分析↓
许小姐和郭先生收到的邀请卡,只有卡片编号不同,人人都是“N0.”VIP,中奖号码、奖品都相同。
这是一种常见的兼职刷单诈骗套路。对方会要求下载指定App,开始刷单任务,前期以小额返利获取受害人信任,后期要求受害人大额充值后,便不予返还本金和返利,以此实施诈骗。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哦~)
诈骗套路分析
送“蟹卡”这种诈骗手段正是兼职刷单骗局,以往不法分子直接通过短视频、添加微信、抢红包等途径发布点赞、刷单等虚假兼职信息,打着“高薪、轻松”的旗号吸引目标群体后实施诈骗。新骗局中,不法分子大范围投递大闸蟹兑换卡、湿巾、手机支架等,以领奖为由引导受害人扫码进微信群后实施刷单诈骗。
上海反诈中心提示,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递时一定要牢记以下三点:
市公安局介绍,当有来电,聊到了微信“百万保障”,以关闭“百万医疗保障”为借口,以每月自动产生扣费为威胁,要求共享屏幕实施操作,那一定是诈骗。近日,上海虹口一女子遭遇利用软件“共享屏幕”功能实施诈骗,信用卡贷款险些被骗走,所幸报警及时,民警争分夺秒紧急止付,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来看案例↓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欧阳路派出所接到市民许女士报警,称自己疑似遭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希望民警给予帮助。接报后,民警马上赶往李女士家中。
据了解,当天下午,许女士突然接到某“客服”视频电话,对方询问其是否网购过某种药品。这与许女士的网购记录不谋而合,于是连连答应。随后,该“客服”称在网购时许女士开通了一个名为“百万医疗保险”的项目,在当时是免费开通,但如今免费体验已到期,如不关闭该功能将自动续保,每个月要支付800元的保费。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哦~)
许女士表示此前并未听说过“百万医疗保险”业务,但在对方的引导下,的确看到了自己微信中开通着某项“百万”开头的业务,这让许女士对该“客服”的说辞深信不疑。对方还“好心”告诫许女士,如未按期缴费还会影响个人征信。听到这里的许女士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于是赶忙要求“客服”将此项业务关闭。
在接下去的通话中,不明所以的许女士在该“客服”的要求下登录了虚假客服网站,并根据骗子要求填写所谓的四位数字组成的“退保代码”并刷脸认证。然而许女士输入的其实并不是什么“退保代码”,而是转账金额,扫脸验证实则是“扫脸支付”,就这样9000余元落入了骗子的账户,发现被骗的许女士这才想起报警求助。
为了最大限度帮助许女士挽回损失,民警立即为她梳理了转账记录,发现许女士名下的另一张银行卡卡号、密码也已经发送给了骗子,如不及时止付,里面的10万余元也将被骗子转走。民警立即与银行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对许女士的银行卡进行挂失冻结。所幸操作及时,骗子还未转账提现,及时帮助许女士止损10万余元。
随后,结合案例民警向许女士详细介绍了近期多发的典型诈骗手法和防范要领,并建议许女士,更改银行卡密码进一步保障资金安全。许女士向民警连连道谢。
据上海反诈中心介绍,这是典型的通过来电实施的“冒充客服”类诈骗。
此套路中,诈骗分子来电后,会谎称自己是“微信客服中心”“支付宝”等金融平台客服工作人员,以关闭“百万医疗保障”为借口,以每月自动产生扣费为威胁,要求受害人按照其要求一步步进行各类转账、贷款等操作。
当前,随着警方针对该类手法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为防止被受害人识破同时防止触发预警,骗子在实施“冒充客服”类诈骗时开始选择简化诈骗流程,通过建立联系后,直接以上述借口实施诈骗,并在电话中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完成盗刷,当受害人醒悟时,可能钱款已不翼而飞。
从上海市反诈中心获悉,近期诈骗受害群体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原因就是通话与普通电话界面相似,中老年人难以识别。
为此,上海警方强烈建议,若中老年市民群众不使用此项功能,可以自己或让您的子女帮您在手机中直接关闭通话功能,不给骗子可乘之机,一切陌生的“客服”来电,特别是要特别小心,加强相关信息的核实,如遇诈骗请及时报警。
同时,警方也提醒大家,当用户注册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时,将自动免费开启“百万保障”,此保障为APP自带的安全设置,完全免费,不会“到期”或者“过期”,不会要求“缴费续保”,更不会影响征信。
“秋风起,蟹脚痒”,当下正是吃蟹的好时节,不要因为谣言错过美味!带你了解大闸蟹!
秋
风
起
蟹
脚
痒
菊
花
开
闻
蟹
香
又到了吃蟹的黄金时节,
但总有些人被告诫不能吃螃蟹!
到底哪些人不能吃螃蟹?
螃蟹不能吃的部位有哪些?
吃螃蟹要注意什么?
这份品蟹指南送给你!
这5类人不宜吃螃蟹
蟹肉和其他的贝壳类的食材一样,属于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以大闸蟹为例(学名中华绒鳌蟹),蟹肉中的蛋白质可达22%~24%,脂肪只有3~4%。
只要保证螃蟹新鲜、卫生、做熟,减肥的人、“三高”人群,甚至是孕妇,都可以吃蟹肉,不会有什么危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李卫敏专家表示:正常成年人每次吃一个4两重的大号螃蟹就可以,并且一周内最好食用不超过2~3次。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要慎吃。
这5类人要注意,建议少吃或不吃↓
肾病患者
螃蟹是高嘌呤食物,嘌呤在人体中会氧化为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而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将尿酸排出体外,致使体内尿酸浓度过高。
老年人
老年人因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吃蟹应以品尝为主。
幼儿
幼儿因为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
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患者
嘌呤代谢异常或痛风患者,一定要远离螃蟹。
过敏体质者
高蛋白食物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如在吃螃蟹后,出现泻肚、起疹子,应及时就医。
蟹黄是啥,也能吃吗?
蟹黄是螃蟹的肝胰腺和性腺,这部分脂肪肥厚,营养富集,口感也非常鲜美。母蟹的蟹黄中还包括了卵巢,公蟹紧邻蟹黄的白色蟹膏则是它的副性腺,这些部分大多数人也都能吃。
虽说蟹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但量少,稍微吃些还是无碍的。而且蟹的脂肪中超过一半都是相对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能补充一些EPA和DHA。
但有2类人,建议少吃或不吃蟹黄↓
有血脂异常、高胆固血症的人
要避免蟹黄中的脂肪及胆固醇摄入。
孕妇
肝胰脏中容易富集镉等重金属,以及二噁英、多氯联苯等污染物,对胎儿发育有较大危害。
螃蟹的这4部位不能吃
浙大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蒋虹营养师表示,吃螃蟹时,不宜无选择“通吃”,应注意‘四清除’”。
清除蟹腮
蟹壳打开后,条状的就是鳃,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对外界水体进行过滤,容易富集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
蟹肠和蟹胃
蟹壳前半部、眼睛下方的三角形部位是蟹胃,蟹背部打开小壳后看到的一条黑色条状物是蟹肠,这两个消化部位易积累污染物,应尽量避开。
蟹心
埋在蟹黄正中、有黑膜覆盖的六角形“心脏”,是螃蟹过滤和代谢废物的器官之一,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
吃螃蟹一定要注意这2点
要保证吃到的螃蟹是新鲜的
螃蟹死后细菌会大量繁殖,并腐蚀蟹肉中的氨基酸。这时不仅蟹肉的味道和口感都大打折扣,还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胺,易导致呕吐、腹泻、过敏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引起休克和脏器衰竭。
一定要吃熟透的螃蟹
很多沿海地区会吃醉蟹、呛蟹,需注意,这两种蟹都是生的。贝壳类水产中易引起急性肠胃炎、甚至诱发败血症的病原菌很多,无论是拿酒泡,还是拿盐水泡,都不能起到杀菌的效果。
除了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以及各种寄生虫,生蟹还可能携带诺如病毒和甲肝病毒,这两种疾病的传染性都很强,可能连累身边的人一起上吐下泻。
所以,无论是螃蟹还是其他海鲜,都建议高温煮熟再吃,清蒸蘸点姜醋汁,是最简单、鲜美又安心的吃法了。
葱姜醋已备好,
开吃吧!
近日,秋天的第一杯“DIY水”在网上火了起来,比如“减脂水”“美白水”“抗氧水”等。但记者采访了解到,也有一些人因为跟风喝出了健康问题。
喝自制水,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吗?10月4日,武汉专家表示,网络上的DIY功效水缺乏科学依据,市民自制功效水,一定不要走“偏路”和相信各种“偏方”。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哦~)
01
女子自制增肌水诱发急性荨麻疹
10月2日一大早,26岁的苏女士(化姓)便被镜子里近乎“毁容”的自己吓到了,只见片状红斑爬满了她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嘴唇更是肿成“香肠”,还全身瘙痒难耐。吓坏的她赶紧来到附近的长江航运总医院皮肤科门诊看病。迅速完善检查后,她被确诊为急性荨麻疹。经过细致追问病情,接诊医师樊倩雯认为苏女士之所以患病和她喝了自制的“低脂高蛋白增肌水”有关。
原来,素来爱美、爱养生的苏女士是一位美白达人,为了追求冷白皮,崇尚自然美白的她选择白天宅家,日落后出门,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在必须顶着烈日外出时,她也必定会包裹严实、全副武装。听说可以自制水内调,从内“白”到外,她特地选购了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抗氧化剂且号称可美白补水的蛋白粉、杏仁粉、果蔬粉混合冲泡,自制了足足500毫升“低脂高蛋白增肌水”代替晚餐,为了强化美白,她还特地加量添加杏仁粉。
当天晚上,苏女士就发现身上出现了一块块凹凸不平的疙瘩,伴轻度瘙痒不适,因为觉得还能忍受,困意深沉的她并未在意。直到次日一早被痒醒,看到弥漫全身的红斑和肿胀的嘴唇,她才慌了神,赶紧来到医院就诊。
综合过敏原检查,明确苏女士对杏仁过敏。综合患病经过,樊倩雯表示,正是由于患者大剂量摄入了杏仁粉,这才诱发了急性荨麻疹。在给予抗过敏针剂及口服抗组胺药物等综合治疗后,当日苏女士的皮疹便明显消退、瘙痒显著缓解。
02
自制功效水不要相信“偏方”
记者搜索发现,网络上的DIY水,大多是用各种水果做成,具有多种功效。记者在某平台上搜索“美白水”,发现有一万多篇相关笔记,搜索栏也自动跳出了“自制喝法”等关键词。其中一篇主题为排毒减脂女团水的笔记,列出了4种DIY水,有3000多人收藏。
其中,减脂水由矿泉水、半根黄瓜、3片小青柠、适量蜂蜜组成;美白水包含了橙子、柠檬、百香果、话梅;清肠水里有凤梨、猕猴桃、小青橘;还有一款抗氧排毒水,笔记也附上了制作方式:水果切片,用矿泉水冷泡即可。在笔记下方,许多人询问喝多久才有效果,也有人称是“白开水困难户”,来寻找好喝的水,还有人关心卫生问题,疑惑是否需要冷藏。
喝自制水,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吗?对此,长江航运总医院皮肤科医生樊倩雯明确指出,上述方法缺乏理论研究和临床大样本数据支持。以“美白水”为例,虽然橙子、柠檬、百香果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也确实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能够淡化皮肤中的黑色素,美白肌肤,但护肤品“美白水”里对有美白功效的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的形式和浓度均有一定要求。而作为网红自制水来源之一的水果柠檬,其中维生素C含量只有22毫克/100克,切了泡水之后,溶解出来的维生素C含量就更少了,根本起不到美白的作用。
在家自制各种功效的水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樊倩雯建议,大家在自制各种功效水时可参考有一定科学依据并且被验证过的配方,不走“偏路”,不信“偏方”“土方”;尽量选择安全、新鲜和合适的食材,同时,不要长时间存放,确定无过敏或不适的症状后再饮用;如果特别想尝试某一款DIY水,可以先少量制作浅尝,必要时可先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者专科医生。
驾驶证的一个记分周期只有12分
许多驾驶员朋友时常为
驾驶证即将扣满12分而苦恼
……
“学法减分”让驾驶人
可以通过学习申请扣减分值
考试成功后一次就可减1分
在一个记分周内
累积最高扣减6分喔!
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牢牢把握!
速来了解
“学法减分”的操作流程
给您的驾照“回血”!
学法减分操作流程
一、业务申请
下载“交管12123”App,注册登录后点击首页业务功能,选择【学习教育业务】模块下→【学法减分】业务,进入“学法减分”申请页面。
二、提交申请
刷脸认证完成后,进入申请界面,选择【网上学习】,点击【申请】按钮,阅读业务须知;查看提交界面展示信息,对于手机号码有误的,可跳转至修改手机号码界面进行修改,如数据无误,点击【提交申请】按钮;点击【返回】按钮,返回业务大厅,等待审核,可通过网办进度查询进度。
三、前往学习
已经通过申请的,驾驶人用户点击【学法减分】按钮,进入学习界面;阅读学习须知,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开始学习】按钮,点击【视频学习】和【文档学习】进行学习,顶部区域实时更新学习进度,点击【学习详情】,可查看当前所有学习记录;学时学满之后,进入该学习记录提交页面,点击【提交学习】按钮提交。
四、进入考试
已完成学习的,驾驶人用户点击【学法减分】按钮,在已经完成学习的情况下,点击【前往考试】进入考试,如之前考试没通过且剩余考试次数还有的情况下,点击【前往补考】进入补考;系统将随机抽取20道试题,每题限时答题时间60秒,如在倒计时内未完成答题,则系统判断为该题目未答,右上角问号按钮弹框提示用户考试规则。
五、查看记录
所有题目答完进入实人认证,通过后由系统判定考试合格或不合格,不合格的,系统将给出原因;考试通过的用户,可点击【前往查看】按钮,跳转至网办进度查看记录。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安装“交管12123”App进行学习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可直接下载)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的心情也像跌入谷底”
进入秋天
不少网友的心境也起了变化
“精神消沉、烦躁得很”
“看谁都不顺眼
总爱在生活中挑毛病”
……
近日
“悲秋综合征”引网友讨论
什么是“悲秋综合征”?
立秋以来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
就诊人数增加了20%左右
该医院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陈红梅提醒
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
的高发季节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浙大邵逸夫医院
精神卫生科主任陈炜介绍
医学上,并没有
“悲秋综合征”这一说法
但是,秋季天气转凉
和夏天相比
会增加抑郁的可能性
随着季节交替
体内激素发生变化
敏感人群确实容易
在此情况下
发生轻度抑郁或焦虑
“如果情绪低落是短暂的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运动
中午多晒太阳来调节情绪
如果低落情绪超过两周
甚至有轻生类消极想法
建议到医院就诊
或许是得了抑郁症”
秋天到来
有一部分人常常会感到
沮丧、情绪低落
易疲劳、注意力分散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悲秋综合征”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临床心理科主任韩耀静医生解释说
“悲秋综合征”的诱发因素
主要是因为秋天来临
天气由热转凉
身体也会由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
转入消沉、向内的状态
同时,入秋后日照减弱
大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相对增加
会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
抑制过程增强
出现抑郁情绪,也使人容易疲劳
如何预防“悲秋综合征”?
秋季有人因看到落叶纷飞而悲秋
也有人在秋高气爽的天气感到愉快
自然万物,换个角度欣赏
或许“悲秋综合征”也能随风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