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输了,向平台进行索赔?
在网上参与了**,输了以后可以向平台进行索赔吗?
这个奇怪的问题来自于近日发生在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热点事件。有人在网上发布消息,称自己为“网络**平台受害者”,因平台涉嫌给从事网络**的人员提供便利,理当承担自己的**损失。
这样的“维权”,法律能支持吗?平台在**治理中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多位专家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公安机关坚决打击网络**,参与**后再去网络“维权”无异于自曝违法行为。企业要发挥技术优势,拒绝为网络**犯罪提供服务,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网络**,个人在发现可疑信息时,及时向平台或有关部门举报。
**寻到保护外衣
警企合作曝光套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违法犯罪活动正从线下转向线上。
**正是如此,不法分子“足不出户”就可以过足“手瘾”,幻想着据此“发家致富”,一些**网站“蓬勃兴起”。在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网络**查处打击力度、**网站活动空间越来越被挤压的背景下,有**网站想到了新的“以合法外衣掩盖不法行为”的法子。比如,通过在平台上注册“空壳店铺”套取网络收款码,再以虚假交易、分包垫资等手段,为赌客充值,向**网站输送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看起来是正常的电商,买家下单、卖家发货、买家确认收货、卖家收款等常规交易流程一个都不少,但实际上却隐藏着“见不得光的生意”。
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老猎手”,在公安机关查处并曝光这类行为的同时,各大平台也都先后公布了自己的相关治理成果。
腾讯公司已通过守护者计划积极配合主管机关打击治理网路**黑产,集合内部团队成立打击治理网络**专项组,通过恶意网址库日均拦截**和**网址10亿次,并发起“死水行动”“绿萝行动”等平台清理打击专项行动针对微信和QQ上等社交平台上的涉赌账号和群组进行打击处理。
阿里巴巴透露,支付宝在2015年便成立了跨部门的联合打击网络**团队,2018年年初“天朗计划”,联动警方、企业等各方对黑灰产业开展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其中打击**是重点之一。2019年11月,支付宝对外公布,已主动向各地警方移交**线索500余条,涉及团伙90余个,有效遏制了网络**扩散。
拼多多宣布,已上线“可疑信息实时巡查系统”,从商户入驻上传商品开始,系统便对相关交易额、频次、时间、购买用户等进行多维度建模,协助警方对平台可疑店铺、交易进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涉案线索并保存证据,深挖违法行为背后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
索赔赌资自称受害
波及多家平台企业
互联网企业既对打击网络**不遗余力,为何依然有漏网之鱼?
以这次引起公众关注的网络**“受害人员”向平台索赔事件为例。自称“受害人员”的网友发布消息称,“我身边有十多个这样的受害者!他们大多都输了几十万!我输了十几万!某平台涉及给这些网络**平台提供充值便利!”
还有人贴出自己的多张转账或消费截图,证明自己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并且向企业喊话称,如果不全额退款,就要维权到底。
这不是孤例。在网上,被指责为网络**提供充值服务、下载链接、洗钱等的企业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国内各大电商平台、龙头互联网支付工具、头部直播平台、互联网浏览器、银行App等。
那么,平台应该向他们赔偿赌资吗?业内专家分析,这首先需要认定他们的“受害者”资质。
一位互联网安全人士认为,不排除有极少数人误入钓鱼欺诈网站导致财产受到损失,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参与了网络**输光赌资后,才想起通过这种网络维权的方式给互联网企业施压,希望能获得赔偿。
而那些只是因为输光赌资就向平台索赔的人员,恐还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公安机关坚决打击网络**,参与**再去网络‘维权’,无异于自曝违法行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网络**本来就是违法犯罪行为,在网上扮演受害者属于自曝违法行为,为警方打击网络**提供线索。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也认为,明知是网络**蓄意不去举报,输光赌资后无端指责企业为网络**洗钱,或侵犯企业名誉权。
那么,互联网平台企业就没有任何责任了吗?“企业要发挥技术优势,拒绝为网络**犯罪提供服务,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网络**,个人在发现可疑信息时,及时向平台或有关部门举报。”吴沈括说。
某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平台自身通常有巡查系统,发现异常后平台也会在第一时间就作出冻结店铺、下架商品并且向有关部门报送相关线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还会出现“维权者”,对于他们反映的信息,平台也都会认真核查。不过,真假消费者很容易辨别:以消费为名**为实的,通常都呈现出多次反复充值、对消费细节绝口不提等特征。
打击**是持久战
